师大故事

  • 在遥远的异国他乡,他献身科研,为报效国家而读书;在尘世的喧嚣中,他守住寂寞,钻研每一个科研课题;在夜深人静之时,他灯火长明,写下每一页课程教案。寒来暑往,日升月落,杨林几十年如一日,带着一腔激情、一身锐意,带领着他的科研团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不可能”。青衿之志履践致远1978年,本科毕业于新乡师范学院的杨林留校任教。在教学过程中,他深感“知识不够用”,必须要有新的提升,于是1984年,杨林考取全国第一届“助教进修班”,进入武汉大学学习研究生课程。孜孜不倦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我要充分利用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最大程度地提升自己。”杨林一直很热爱科研,尽管这个班没有科研培养任务,经过努力他获得了机会。在武汉大学的一年半时间里,利用课余和寒暑假期,他在秦子斌教授的指导下从事研究,得到了初步的科研训练。现在讲起来他仍对暑假武汉炙热的“火炉”天气记忆犹新。“当第一篇研究论文发表时,感到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从此,杨林与科研结下了不解之缘。武汉大学学习结束回校后,杨林正好赶上有出国留学的珍贵机会,“通过考试我进入了学校选拔的30名青年教师英语培训班。”后来他转向德语,1988年通
    2022-11-28
  • 【编者按】2023年我们即将迎来百年校庆。百年师大铸辉煌,一代代师大人为学校励精图治、砥砺前行;百年师大正青春,一个个师大人为学校奋勇争先、出彩添彩。迎接百年校庆,奋力创建一流,学校的光荣与梦想,离不开每一位师大人的倾情奉献。为进一步选树先进榜样,鼓舞师生斗志,凝聚师大力量,校园网特推出“竞相出彩献百年”栏目,讲述师大人出彩故事,展现百年师大卓越风采。古今中外,用粉笔绘出历史长卷;是非曲直,用文章道尽历史漫漫。在历史研究方面,“求真、启蒙、批判”是王记录一直秉持的“六字真言”:“历史是现在和过去之间永无止境的问答交谈,这种交谈让你增益智慧、开阔心胸、开拓思想、启迪心智,让你认清现在,走好未来。”掌上千秋史,胸中万丈情。“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他是有思想的历史学者;“俯首甘为孺子牛”,他是有担当的学校干部;“传道授业解惑也”,他是有能力的良师益友。石以砥焉化钝为利“小学桌子是用土垒的,中学桌椅都是自带的……”王记录将那段艰苦岁月里自己努力的求学经历缓缓道来。能够成为一名高校老师,其中少不了王记录的初中老师李旭荣的指引,“李老师常常鼓励我们走出家乡,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临近毕业老师还曾特
    2022-11-21
  • 【编者按】总有一群人,在凌晨默默起床,在黑夜深深守护;总有一些事,温暖你我的心,给我们接续奋斗的力量和勇气。每个人都是一道光,哪怕微微的,聚在一起就能点亮整个星空。每个人都了不起,只有你我共同努力,才能迎来师大更加美好的明天。为进一步讲好师大故事,凝聚学校正能量,校园网特推出“师大微光”栏目,记录凡人微光,传递温暖力量,点赞平凡中的不平凡。抗疫一线汇聚青年力量“大家有序排队,保持一米间距”“同学请提前打开核酸检测码”“同学做完核酸后请记得扫码”“同学请戴好口罩”……这些言语中传递着一份份真切的关怀与温暖,出于学校疫情防控需要,核酸检测每日都会在河师大有组织有秩序地进行。每个核酸检测点都会出现“红马甲”的身影,他们如同一束火红的焰,驱散了疫情的冰冷,带来了无尽的温暖。生命科学学院22级本科生王之杨作为核酸志愿者中的一员,她早早起床,来不及吃早餐便来到自己负责的核酸检测点,摆放采样点的桌椅和物资,协助医生进行核酸采样。在吃着学校发放的早餐的间隙,她有些兴奋地说道:“我觉得核酸检测志愿者工作特别锻炼人,所以听说要招募志愿者的时候,我立刻就报名了!”同样是志愿者的文学院22级本科生梅若雪和我们
    2022-11-17
  • 【编者按】2023年我们即将迎来百年校庆。百年师大铸辉煌,一代代师大人为学校励精图治、砥砺前行;百年师大正青春,一个个师大人为学校奋勇争先、出彩添彩。迎接百年校庆,奋力创建一流,学校的光荣与梦想,离不开每一位师大人的倾情奉献。为进一步选树先进榜样,鼓舞师生斗志,凝聚师大力量,校园网特推出“竞相出彩献百年”栏目,讲述师大人出彩故事,展现百年师大卓越风采。“大学教师应该科研教学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在同行看来,陈广文确实是科研教学两手都过硬的代表。自1997年开始研究中国淡水涡虫以来,他主持淡水涡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6项,发现和命名一批淡水涡虫新物种;主持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国家一流课程、国家精品课程2门。更令他自豪的是,他培养的大批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的青年才俊纷纷担起使命,在各个领域发光发热。潜心科研初心不忘谈及陈广文与教学科研工作所结下的缘分,或许要追溯到求学阶段。1982年,陈广文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红是一世手机版足球网,大学四年,他刻苦学习,孜孜不倦,受老教授言传身教的影响,那时的他心中已然立志要像自己的老师那样,博学笃志、潜心研究,为中华崛起精育良才。1986年,陈广文不
    2022-11-16
  • 【编者按】总有一群人,在凌晨默默起床,在黑夜深深守护;总有一些事,温暖你我的心,给我们接续奋斗的力量和勇气。每个人都是一道光,哪怕微微的,聚在一起就能点亮整个星空。每个人都了不起,只有你我共同努力,才能迎来师大更加美好的明天。为进一步讲好师大故事,凝聚学校正能量,校园网特推出“师大微光”栏目,记录凡人微光,传递温暖力量,点赞平凡中的不平凡。10月下旬以来,疫情防控形势变得严峻复杂。对于有着4万多名在校师生的红是一世手机版足球网来说,后勤服务保障工作面临巨大考验。后勤服务集团坚决贯彻落实学校党委决策部署,全面统筹安排、层层压实责任,广大后勤员工挺身而出,在抗疫一线默默坚守、勇抗疫情,共同筑起保卫学校的坚实屏障。生产不停歇、物资不断供、菜品不涨价、质量不降准、服务不打烊……“封闭管理期间,学校餐厅主食的日均消耗量18-20吨,肉消耗量4.5吨左右、食用油2吨左右、蔬菜消耗13.5吨左右。”后勤管理处副处长李欣欣表示,餐饮服务中心每天需供应11万余份餐饭,才能满足学校一日三餐的基本需求。物资供应是后勤保障的重中之重。为确保在校师生的用餐需求,学校及后勤部门紧急调配,加紧物资采购,补充蔬菜、肉类、大米
    2022-11-12
  • 【编者按】2023年我们即将迎来百年校庆。百年师大铸辉煌,一代代师大人为学校励精图治、砥砺前行;百年师大正青春,一个个师大人为学校奋勇争先、出彩添彩。迎接百年校庆,奋力创建一流,学校的光荣与梦想,离不开每一位师大人的倾情奉献。为进一步选树先进榜样,鼓舞师生斗志,凝聚师大力量,校园网特推出“竞相出彩献百年”栏目,讲述师大人出彩故事,展现百年师大卓越风采。清晨,天边刚泛起鱼肚白,王晓坤已经准时来到办公室,开始了一天的新工作。琴房窗台上的花草在微风拂动下微微点着头,于钢筋水泥铸成的空间下葳蕤着一片绿色的生机。从1986年工作至今,她是学院教师队伍中的排头兵,是学生们的王妈妈。一路风雨兼程,倾尽丹心育桃李;一路弦歌不辍,用青春续写下教育新篇章。耳濡目染,结缘琴与曲谈到如何与音乐结缘,王晓坤将自己的童年故事娓娓道来:自幼生活在文化大院,父母都是文艺工作者,深受家庭氛围的影响,自己童年时期有机会接触到琵琶、古筝和钢琴,也学会了许多豫剧、京剧唱段。天性使然,儿时的王晓坤对各种乐器都充满着好奇,这份珍贵的求知欲也影响着她主动接触各种不同的乐器和曲风,激励她去探索音乐的无穷奥秘。时光荏苒,从咿呀学语到二
    2022-11-12
  • 有那么一群人,他们在疫情形势严峻的当下,勇担抗疫使命,奔赴校园,奋战一线。散是漫天星斗,聚则星火燎原。他们的工作昼夜不息,他们有情怀、敢担当、能奉献,他们闻令而动,有需必应。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辅导员。他们于微光中守护待命,在困难时勇毅前行。勇担职责,做青年大学生的引路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辅导员坚定当好精神“播火者”,做好理论“传播者”,在战“疫”一线传递党的好声音。各学院(部)辅导员组织学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通过多种形式帮助他们真正学懂弄通党的二十大精神。文学院辅导员荆恒磊组织学生开展“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团日活动,通过红色作品朗诵、书法展示、影视作品赏析等“线上+线下”形式,引导青年学子筑牢思想根基,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国际教育学院辅导员郑光启组织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等近500人聆听全国模范教师、社会事业学院原院长罗建平教授关于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报告会,帮助学生准确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学生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用奋斗的青春创造更美好的未来。物理学院辅导员张浩兴主持开展“碰撞五点半”、精品主题团日活动选拔、主
    2022-11-11
  • 【编者按】2023年我们即将迎来百年校庆。百年师大铸辉煌,一代代师大人为学校励精图治、砥砺前行;百年师大正青春,一个个师大人为学校奋勇争先、出彩添彩。迎接百年校庆,奋力创建一流,学校的光荣与梦想,离不开每一位师大人的倾情奉献。为进一步选树先进榜样,鼓舞师生斗志,凝聚师大力量,校园网特推出“竞相出彩献百年”栏目,讲述师大人出彩故事,展现百年师大卓越风采。走进窗明几净的办公室,办公桌上一摞摞的书籍资料摆放整齐,彭玉峰教授坐在电脑前,手指起落,唯有键盘、鼠标被敲击的声音装点着宁静的空气,工作中的彭玉峰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多年来,彭玉峰始终恪守锐意创新、精益求精的科研工作态度,坚持循循善诱、甘为人梯的师者风范,将科研人的坚毅与教书人的勤恳展现得淋漓尽致。行远自迩 笃行不怠彭玉峰出生于普通的农民家庭,但父母很重视对彭玉峰知识的培养,无论是种地、割麦还是秋收,父母都不会因为农忙的繁重影响彭玉峰的学业。第一次高考失利后,彭玉峰想要放弃学业,父亲却私下托人联系高中学校领导老师,让他继续复习参加高考。由于学校距家较远,通常在天还没亮的凌晨,母亲便陪同彭玉峰一起步行前往学校,“一年四季无论刮风下雨或是寒冬
    2022-11-07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