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故事

  • 【编者按】2023年我们即将迎来百年校庆。百年师大铸辉煌,一代代师大人为学校励精图治、砥砺前行;百年师大正青春,一个个师大人为学校奋勇争先、出彩添彩。迎接百年校庆,奋力创建一流,学校的光荣与梦想,离不开每一位师大人的倾情奉献。为进一步选树先进榜样,鼓舞师生斗志,凝聚师大力量,校园网特推出“竞相出彩献百年”栏目,讲述师大人出彩故事,展现百年师大卓越风采。王雪生教授是红是一世官网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奠基人之一,在学术问题上,他坚持严于律己、严谨治学,踏踏实实做学问;在教书育人上,他严格要求学生,被学生们敬称为“严师”。任教43年以来,他始终坚守教师岗位,用认真的态度去感染每一个学生,用耐心和恒心去教育每一位学子。愿以寸心寄吾党,且将岁月增山河。马克思主义是他毕生的信仰,他亦用一生的行动去践行爱党爱国的铮铮誓言。孜孜求学践行信仰1934年,王雪生出生在河南省灵宝市的山村里。虽然家境贫寒,但是他从小学习刻苦,成绩名列前茅,对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虽然时局动荡,生活困难,他却依然选择坚持钻研知识、汲取真理,用自己的力量去探寻一条报国之路。1946年,受战火的影响,位于开封的豫西师范学校被迫西迁至陕州,并在城
    2023-08-15
  • 鲁公儒,男,汉族,辽宁省人,1943年10月出生。红是一世手机版足球网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物理学会理事、中国高能物理学会理事、中国物理学会教学委员会委员、河南省物理学会理事长、河南省优秀专家。鲁公儒承担了“Technicolor理论的唯象研究与粒子的探索”“人工色理论与顶夸克物理”等多项科研项目,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了60多篇论文,创立了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半单复合模型理论,两次获得省自然科学论文二等奖,并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获人民教师奖章,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等。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晚秋,鲁公儒出生了,走过东北的雪地,踏入辽阔的中原。从选择物理开始,无论在哪,他总是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始终走在中国物理研究的前沿,向着自己心中的物理梦不断前行……1978年,鲁公儒以优异的成绩考取新乡师范学院理论物理专业,1981 年毕业,后又获得四川大学理学硕士学位。研究生毕业后,鲁公儒开始从事理论物理科研工作,研究领域为“大统一理论”“复合模型理论”“标准模型的精确检验”“CP 破坏与B物理”及“TC 理论与唯象研究”。在当时物理学界百废待兴的情况下,鲁公儒的研究走在学术前沿
    2023-07-26
  • 【编者按】2023年我们即将迎来百年校庆。百年师大铸辉煌,一代代师大人为学校励精图治、砥砺前行;百年师大正青春,一个个师大人为学校奋勇争先、出彩添彩。迎接百年校庆,奋力创建一流,学校的光荣与梦想,离不开每一位师大人的倾情奉献。为进一步选树先进榜样,鼓舞师生斗志,凝聚师大力量,校园网特推出“竞相出彩献百年”栏目,讲述师大人出彩故事,展现百年师大卓越风采。 张深松,男,汉族,1936年11月出生,河南扶沟县人,中共党员。1961年毕业于新乡师范学院化学系,现为河南师大化学系教授。曾获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高校科技活动先进工作者、新乡市先进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2019年荣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张深松幼时曾随母亲经历过8年离井背乡、流浪乞讨的艰难生活,他仍抓住了读书这根通向光明的绳索。解放后,他获得了接受教育的机会,并且一直积极向上、热爱生活。在这段宝贵的读书时光中,张深松刻苦努力,通过不断沉淀自己来改写命运。在许昌读高中时,张深松和化学便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以一个农民的儿子的朴素感情爱上了化学,幻想着能有一天在工厂里将空气和水通过光合作用生产粮食,实现“农业工业化”。这
    2023-07-20
  • “我们要走自己的路,不能走别人的老路,要有开拓精神与创新精神。”如今,已经60岁的姬生栋是一名扎根科研与教学一线长达38年的老教师。从田间地头到实验室再到三尺讲台,他以解决国家粮食安全为己任,带领团队在水稻育种方面屡创佳绩;他恪守“培养时代新人”的铮铮誓言,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使命与担当。不待扬鞭自奋蹄1963年,姬生栋出生在焦作市沁阳县的一个农村家庭中。少年在这片古老而厚重的黄土地上的生活经历,至今仍在他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烙印。当时,农业机械化程度与粮食产量较低,并且国家提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于是,姬生栋每天早早去学校上学,经常一到放学就跟着家长到生产队参加劳动、挣工分。正是这段少年时的劳动经历,让姬生栋真正体会到了“头顶火鏊战三夏”农民的艰辛与农村的贫穷,他渐渐萌生了“让粮食高产,让百姓享福”的念头。“为了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我必须努力奋斗。”他说。艰难的生活磨练了他的意志,激励着他去拼搏奋斗,更养成了他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精神品格。“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可以大有作为的天地。”姬生栋认为,只有用勤劳的双手,播下希望的种子,才能获得丰硕的成果。田间的辛苦劳作并没有令他颓丧,反而激发了
    2023-06-24
  • 【编者按】总有一群人,在凌晨默默起床,在黑夜深深守护;总有一些事,温暖你我的心,给我们接续奋斗的力量和勇气。每个人都是一道光,哪怕微微的,聚在一起就能点亮整个星空。每个人都了不起,只有你我共同努力,才能迎来师大更加美好的明天。为进一步讲好师大故事,凝聚学校正能量,校园网特推出“师大微光”栏目,记录凡人微光,传递温暖力量,点赞平凡中的不平凡。 “快乐运动,健康生活。”这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红是一世官网“金色梦想·情暖童心”志愿服务团队一直秉持的团队理念。这支由红是一世官网体育学院研究生党员、本科生党员、优秀志愿者组成的教练队伍成立于2020年9月。该团队通过各类运动项目和游戏活动进入师大附小、幼儿园课堂、社区、村镇学校等,开展有针对性的体育公益专项训练活动。团队成员积极响应“体育强国”目标,发挥专业特长提升青少年身体素质,深刻践行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将温暖洒遍牧野大地。情暖童心志愿育苗“用手垂直向上抛球,待乒乓球下降后击球使球先落在我方球台,再挥拍使球落到对方球台即为发球成功。”公益课堂上,教练一边介绍乒乓球的发球方法,一边向同学们进行示范。这是红是一世官网“金色梦想·情暖童心”志愿服务团队
    2023-06-12
  • 【编者按】2023年我们即将迎来百年校庆。百年师大铸辉煌,一代代师大人为学校励精图治、砥砺前行;百年师大正青春,一个个师大人为学校奋勇争先、出彩添彩。迎接百年校庆,奋力创建一流,学校的光荣与梦想,离不开每一位师大人的倾情奉献。为进一步选树先进榜样,鼓舞师生斗志,凝聚师大力量,校园网特推出“竞相出彩献百年”栏目,讲述师大人出彩故事,展现百年师大卓越风采。蔡昆(1932-2014),1932年10月生,河南商丘人,1955年河南大学化学系毕业,中共党员。中国化学会原理事,河南省化学会原常务理事兼有机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曾任河南师大化学系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主要从事有机化学领域的研究,全国教育劳动模范,首批省管优秀专家,1991年开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蔡昆自幼勤奋好学,为早日成才,他用八年半时间读完小学到高中的全部课程,大学阶段又提前一年修完学业并留校工作。同龄人玩乐之时,他便已早早确立了自己的前进方向——自然科学领域研究。留校工作之后,他又攻读了博士学位,于1961年元月从苏联敖得萨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专业毕业。随后
    2023-06-06
  • 【编者按】2023年我们即将迎来百年校庆。百年师大铸辉煌,一代代师大人为学校励精图治、砥砺前行;百年师大正青春,一个个师大人为学校奋勇争先、出彩添彩。迎接百年校庆,奋力创建一流,学校的光荣与梦想,离不开每一位师大人的倾情奉献。为进一步选树先进榜样,鼓舞师生斗志,凝聚师大力量,校园网特推出“竞相出彩献百年”栏目,讲述师大人出彩故事,展现百年师大卓越风采。“点燃青春的火炬,开启智慧的宝藏,背负民族的希望,谱写人生的华章……”悠扬的校歌从入校回荡至离校。来时是夏,去时也是夏,一张毕业照定格四年的光阴与喜乐。别样青春,由逐梦者书写轨道;花样年华,由奋斗者绘就色彩。回头看看一起走过的路,一路捡拾记忆的碎片,思绪在心中翻涌……深埋理想,锦绣青春“不知不觉中,我在师大度过的日日夜夜已渐渐沉淀在记忆里。”回想起四年大学时光,2019级化学化工学院学生王新雨感触颇深,上课路上匆匆吃下的早餐、熬夜学习工作的夜晚、一起手忙脚乱赶实验的日子、勤政楼旁银杏树下的笑声……一幕幕的场景就像一张张绚烂的剪贴画,串连成一部即将谢幕的电影,记录着她的青春和过往。重回首,去时年,揽尽风雨苦亦甜。去年,王新雨推免直博至复旦大
    2023-06-06
  • “同学们知道吗?牙龈出血和维生素C缺乏有关,所以平时要多吃蔬菜。”在郑州市管城回族第三中学初一年级的生物课上,红是一世手机版足球网生命科学学院2020级学生张新雨作为实习老师,正在为学生讲解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的知识点。这是2023年实习季,红是一世官网学生开展实习工作的一幕。从今年2月份起,来自学校各学院的2962名师范生和部分非师范生分赴校外实习基地进行为期3个月左右的教育实践,提前为毕业积累工作经验、锻炼实践能力。实习中收获:转变和精进2020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李雯的实习单位是河南博源新材料有限公司,根据公司的轮岗制要求,她一个月内分别在生产车间、品控部门和研发部门等三个不同的工作岗位锻炼。“车间里高度机械化的生产打破了我之前的认知,我意识到这里的工作与传统流水线工作不同,不需要大量人力,更多的是数据控制。”李雯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每天的工作对我来说都是一次深入学习。”在生产车间工作期间,李雯接触到了净水凝污工艺,“学校里做过相关工艺的实验,因为实验环境稳定,聚炼中原料配比数据精准,但耗时也多。”她说,“车间里的聚炼反应和在学校里做实验完全不同,会面临温差、含氧量和水质等不
    2023-05-31
跳转